2024购书账目及年底的一些零碎话
>>>>作者:一宁
年底饭局,许多人都在惋叹2024年的时光飞梭,吾亦和焉,酒后醒来,稍一琢磨,或者还是因为这一年,什么收获都未能或有,甚而什么希望亦不敢轻许,心中慌张,又无处着力,故此嗟怨白驹之过隙,忧怼老天之无为,怎么就不能拨慢钟点,让吾等众生可以缓些气力,从容布置呢?
於几个平台盘点今年的购书情况,发觉今年乃是近几年买书买得最少的一年,而且,其实,也是近几年读书读得最少的一年。只是在春节的闲余,读了半本《列子》,还有,就是在年中出差时,读了一本帝王传记,如果硬要算的话,年底的午夜时分,还翻过几页《域外词选》。
日本汉学(文学)部分
以前读过井上靖的历史小说,《杨贵妃》、《太平之甍》、《孔子》……先生文笔之佳,对吾国历史之熟稔程度自不必提,而其在小说剧情之构思,故事起伏之编排上,则尤为精妙,让读者沉浸与历史的同时,亦能体味书中人物何以颦眸、何以莞尔、又何以无奈何耶……
小说家中岛敦出生于汉学世家,偶尔读到他的《李陵》,感觉发现了另外一个宝藏“井上靖”,可惜,中岛敦英年早丧,留下的作品并不算多。
如果说叶嘉莹先生(的书)启蒙了吾之诗学,内藤湖南先生(的书)则启蒙了吾之汉学,我一直各种留意涉及内藤湖南在国内的书籍出版情况,而今年,在孔夫子旧书店费力、分批购全“东亚笔谈文献研究”与“中国史论著选译”亦是因此之故。
中华书局,2013年 中岛敦《山月记》
三秦出版社,2005年 《内藤湖南的世界》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6年 钱婉约、陶德民 《内藤湖南汉诗酬唱墨迹辑释》
中华书局 1993年 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全十册)刘俊文主编
上海交通大学 2018年 东亚笔谈文献研究丛书(第一辑) 《朱舜水笔谈文献研究》、《朝鲜通信使笔谈文献研究》、《名仓予何人笔谈文献研究》、《朝鲜漂流日记研究》、《内藤湖南笔谈文献研究》
历史人物传记部分
11月初,内子祖母以高寿仙逝,吾携二幼奔丧,妻之祖宅位于岱山岛之东沙古镇,古镇人口寥落,有一民国古街,约四百米,逛到一处较为规整的民国建筑,招牌上写着“欢喜民国书店”,里面的布置颇是用心,硬皮沙发、三角钢琴、敞式吧台……书架上的书仅百册挂零,品味却不俗,吾闲览之余,发现了蔡东藩的《民国演义》上下册,回来细查,蔡东藩先生还是光绪十七年绍兴府山阴县(杭州萧山)的秀才,被人誉为“一代史家,千秋神笔”。于是,自然,蔡东藩先生的全套历史读本尽入吾彀中矣。By the way,东沙古镇四面大海,气氛恬静,生活费用又低,真是隐居的不二之选。
读过伊佩霞的《天下一人——宋徽宗》后,开始对帝王的传记有了兴趣,人民文学出版社的《隋炀帝传》是一大部头,是否要读它,一直颇为犯难,一则以书本之重厚,一则生怕国内的历史家过于古板,将“传”写成了“注”。只是因为要出差福建某地,动车单程6小时,这本书才理顺应当的被我夹于腋下出了趟远门。读毕,才晓得之前的担心实在多余,中国历史本就跌宕,加之天下气运集于一身,历代帝王之大传,几乎就是历朝的浓缩咖啡胶囊,品赏之余,让我完全忘记了路途之枯寂。
中华书局,2023年 富世平点校 签名本《高僧传》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中国历代帝王传记《康熙传》、《明英宗传》、《宋武帝传》、《万历传》、《朱元璋传》、《刘秀传》、《武则天传》、《嘉靖传》、《唐高祖传》、《唐太宗传》、《崇祯传》、《光绪传》
三秦出版社,2000年 隋唐历史人物系列《安禄山史思明评传》、《怀素评传》、《唐肃宗评传》
三秦出版社,1991年 风云人物丛书《魏征》、《三藏法师》、《则天武后》、《洪秀全》、《郑和》
上海文化出版社 蔡东藩 《前汉演义》、《五代史演义》、《元史演义》、《唐史演义》、《后汉演义》、《明史演义》、《南北史演义》、《清史演义》、《两晋演义》、《宋史演义》、《民国演义》
中国书店出版社,2012年 蔡东藩 《西太后演义》
古典丛书系列部分
23年曾立下Flag,经典读到四书五经为止,至于《白话战国策》,则是因为苏轼其条策政论引用《战国策》甚多,故此购之,与同样是何建章的《战国策注释》分头参阅。其余一本《古文辞类篹评注》,则是想作为古典文学之文体的辅导书,目下置之高阁,也不知道是否还有机会读它。《榖梁传》、《公羊传》,则是去年读完《春秋》,整理春秋脉络,以康有为等大哲提出的公羊学为造端,“春秋之学”竟然还参与了近代中国思潮之革新,故而有了兴趣,分别购之。《稿本龙井见闻录》,则是因为鄙人今年开始做龙井茶叶生意,买来查阅,用以了解龙井相关历史、人物、地理并源流尔。
学苑出版社,2017年 《稿本龙井见闻录》
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 吴孟复、蒋立甫《古文辞类篹评注》
岳麓出版社,1992年 何建章《白话战国策》
中华书局,三全本 《尚书》、《列子》、《春秋榖梁传》、《春秋公羊传》
诗选诗论部分
11月24日,叶嘉莹先生仙逝,有某文学教授撰文,东拉西扯,生硬批评叶嘉莹先生的学识,以销其心中之于现实之块垒,吾气愤不过写了几篇文章回评,不想引来了众多网友议论,最后在一宁文丛的公号上,变成了吾一人,面对众多戴着面具之人的论坛混战。而且恰巧那段时日,我的心情亦不爽快,于是下场尽竭詈骂,现在想起来,除了让自己生气,或者,反言激怒讥议者,而使之亦生气之外,几乎是毫无意义,亦是毫无所得。好在还是有些网友提了一些精辟议论,也向我推荐了一些书。以下的几本书,就在这样的情状下买的。
中华书局,2008年《光宣诗坛点将录笺证》,汪辟疆撰,王培军笺证
东大版 余英时《陈寅恪晚年诗文释证》
《双照楼诗词稿》(盗版)
文末小语
其实,今年我还是在阅读上用了一些功的,只是从文史部分,转向了学英语。想当年,在南大研习,还曾勉力读过莎士比亚全集的原文版,不过只读到约四分之一处,就终止了,今年重新开始背单词、读短句、scrolling videos,则是因为想脱离简中的环境,太嘈杂、太NAIVE、太无趣了,之前我以为,文字的粗鄙会带来思考的粗鄙,现在则觉得,信息的单一,则必然会带来思考之盲从,于是,重拾英语,努力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尚精彩否?
-
七绝丨乙巳清明独对空山有赋
近数月,完全没有提笔写字的兴致,一则以忙,一则以不忙。忙,则是清明节前的春茶生意,不忙,则是心台空寂,无所欲,亦无所求而已矣。
-
近体诗丨临水吟·秋水无名客
前些日,尚未及细赏,庭院里盛开的荷花已然散了一地。都觉得夏荷而秋败,但其实,花开满后,随时就会凋零。正如春天里、秋天里,那一丛丛的落叶,并不是因为冬才萎落。
-
狮峰龙井开采在即,法喜寺祭龙井茶鼻祖辩才圣师
甲辰二月十三,龙井村举办“同在一座山,共采一杯茶”的龙井祭祖活动。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法喜寺第三任主持辩才法师归隐龙井村寿圣院(广福院),於狮峰山麓开山种茶,成为龙井种茶的开山祖。鄙人因“十八棵”御茶之故,全程随行。晨,法喜寺祭拜;后,沿辩才法师隐遁龙井之山径,扛旗探茶;午前,集合于龙井村会堂观舞狮表演;继而,十八棵御茶园采茶;随后,于辩才法师的衣冠冢上香供茶;午中,向龙井村长寿老人奉茶。至此,祭祖完备。赋诗一首,记之。
-
七绝丨甲辰早春与诸子探茶狮峰山观眺有作
甲辰龙年,鄙人正式成为一名茶商。“天下名茶数龙井,龙井上品在狮峰”,狮峰山麓的“十八棵”更是“狮峰龙井”顶冠上的明珠!寓居杭城十数载,有幸得与龙井茶之生业,侥幸之余,还望诸位能够多多提携小弟的生意,诚为至盼!
-
七绝丨癸卯暮冬游老龙井赏宋梅归作
老龙井御茶园里,有两株宋梅,据传为北宋圣寿院辩才法师所栽。龙井寺废毁后,幸得僧人惠森及其弟子有心照料,由此,三十年一生长,三十年一衰落的古梅才得以续傲此地人间。
-
2024购书账目及年底的一些零碎话
年底饭局,许多人都在惋叹2024年的时光飞梭,吾亦和焉,酒后醒来,稍一琢磨,或者还是因为这一年,什么收获都未能或有,甚而什么希望亦不敢轻许,心中慌张,又无处着力,故此嗟怨白驹之过隙,忧怼老天之无为,怎么就不能拨慢钟点,让吾等众生可以缓些气力,从容布置呢?
-
当“现代(旧)诗圈的顶级诗者”半夜来敲门
实话说,有那么几分钟,我成功被他激怒了,感觉像是三鼓刚刚敲过,将睡未睡时分,忽然来了一位拖着长辫、顶着红帽的老先生,不但疯狂砸门,且还声嘶力竭地喊着——“小子!你可知道回字有几种写法?”
-
七绝丨秋咏·墙花瘦怯霜初浥
本来想写的题目是《秋别》,苦心研磨,髭须拈断,未得。姑且凝情立望,怅然坐叹,得此《秋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