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小品丨陋居小记
>>>>作者:一宁
陋居小记
余所居,无名无实,惟前庭后院,左溪右阿,旁槐侧芜,远天近影而已。或曰,虚圹之华表,疮痍之新肤也。而居处甚廖陋,避垣书庋,则有蛛网尘迹,逮吾不读已久也,其他则无可述者。
所胜景者,惟烟雾为常,青葛缭漫,杳杳可恣眄万物;云气爽朗,霞暮辉映,灏灏可傲啸天地也。昼无杂绪,复睡复寐,醒则登眺闲望,适暝日西山,桑榆莫辨,无由得胸中悲苦,难忍涟涕,万端忧绪,既不知何由而来,亦不知何由可止。
梦有休止,酩酊可续,然无俦相侣,虽醇酒之甘,满肴之盛,亦觉寡淡无味也。酒不醉人人自伤,类吾猖狂之态,自肆人物,虽高山流水之雅操,钟期不可冀也乎。
酒阑饭罢,半酣半梦。俄而白月袭空,寒露敷地,遄雾流缟,万籁寂寞,噫嘻恍醒,低唱《绸缪》,掩閤闭牖,以挡盈雾之寒,可寐则寐,不可,则无觉长坐,以待别日尝梦境之趣。
另幽兰在室,而其嗅非兰,亦吾不知其嗅,亦兰不为其真,惝恍嗟叹,吾何鄙微哉。

篇末小语
依着原稿,一个字一个字的通篇打下来,着实花费了一些功夫。小时候不练字,又偏偏爱写一些诗词杂文,字迹歪歪扭扭,如细蚯蚓,文章半通不通,如粗了汉。前几年有大学校友感叹我爱买书读书,而且都是古书。我实在惭愧,因为我已经记不起来中学之后,还有什么余情看古书了。反而须鬓半白,二毛告暮,才有闲翻一翻,但也多半停留在买而不读,翻而不阅的情状。偶尔依葫芦画瓢,拾掇些古诗词,倒是一椿乐事。“三百年来第一流”的龚自珍先生有过“词家从不觅知音”的诗句,我当然清楚定庵先生是在正话反说,否则写不出“万马齐喑究可哀”的悲愤。但,我恰是如此以为,诗词家尽管自得于自己的诗词,知音有否?多否?真的不应在考虑范围之内。
庄田耕峰 ShodaKoho 明治时期
版画 a country scene with moon
-
七绝丨乙巳清明独对空山有赋
近数月,完全没有提笔写字的兴致,一则以忙,一则以不忙。忙,则是清明节前的春茶生意,不忙,则是心台空寂,无所欲,亦无所求而已矣。
-
近体诗丨临水吟·秋水无名客
前些日,尚未及细赏,庭院里盛开的荷花已然散了一地。都觉得夏荷而秋败,但其实,花开满后,随时就会凋零。正如春天里、秋天里,那一丛丛的落叶,并不是因为冬才萎落。
-
狮峰龙井开采在即,法喜寺祭龙井茶鼻祖辩才圣师
甲辰二月十三,龙井村举办“同在一座山,共采一杯茶”的龙井祭祖活动。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法喜寺第三任主持辩才法师归隐龙井村寿圣院(广福院),於狮峰山麓开山种茶,成为龙井种茶的开山祖。鄙人因“十八棵”御茶之故,全程随行。晨,法喜寺祭拜;后,沿辩才法师隐遁龙井之山径,扛旗探茶;午前,集合于龙井村会堂观舞狮表演;继而,十八棵御茶园采茶;随后,于辩才法师的衣冠冢上香供茶;午中,向龙井村长寿老人奉茶。至此,祭祖完备。赋诗一首,记之。
-
七绝丨甲辰早春与诸子探茶狮峰山观眺有作
甲辰龙年,鄙人正式成为一名茶商。“天下名茶数龙井,龙井上品在狮峰”,狮峰山麓的“十八棵”更是“狮峰龙井”顶冠上的明珠!寓居杭城十数载,有幸得与龙井茶之生业,侥幸之余,还望诸位能够多多提携小弟的生意,诚为至盼!
-
七绝丨癸卯暮冬游老龙井赏宋梅归作
老龙井御茶园里,有两株宋梅,据传为北宋圣寿院辩才法师所栽。龙井寺废毁后,幸得僧人惠森及其弟子有心照料,由此,三十年一生长,三十年一衰落的古梅才得以续傲此地人间。
-
2024购书账目及年底的一些零碎话
年底饭局,许多人都在惋叹2024年的时光飞梭,吾亦和焉,酒后醒来,稍一琢磨,或者还是因为这一年,什么收获都未能或有,甚而什么希望亦不敢轻许,心中慌张,又无处着力,故此嗟怨白驹之过隙,忧怼老天之无为,怎么就不能拨慢钟点,让吾等众生可以缓些气力,从容布置呢?
-
当“现代(旧)诗圈的顶级诗者”半夜来敲门
实话说,有那么几分钟,我成功被他激怒了,感觉像是三鼓刚刚敲过,将睡未睡时分,忽然来了一位拖着长辫、顶着红帽的老先生,不但疯狂砸门,且还声嘶力竭地喊着——“小子!你可知道回字有几种写法?”
-
七绝丨秋咏·墙花瘦怯霜初浥
本来想写的题目是《秋别》,苦心研磨,髭须拈断,未得。姑且凝情立望,怅然坐叹,得此《秋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