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念老街的那池浑汤
很难说,春节将至,老街的那池浑汤究竟占据了我多少份的思乡情盼。
小时乡下,冬天里洗热水澡是件奢侈的事情。只有等到星期天的中午,用煤球炉煮沸、灌满数热水瓶的开水,再一同倾之于木澡盆,哆嗦的脱衣入盆,就着四溢的热气与水雾,囫囵的抹几把身体。如果恰逢阳光明烈似春,才可以躺在盆里小寐片刻。
等长大了些,母亲才允我去湾子头老街的公共浴室。穿过数列硬木躺椅的休息区,进澡池区,有高温大泡池,沸腾小蒸池。另辟小室,置清水大缸并木勺数个,客人们散立,舀水淋身,做泡完后的冲洗。躺椅、木屐、水雾气、热毛巾、以及回荡在浴室里的土话野语,是我有关于此的所有回忆。
这几年的南通,靠近社区的地方仍然有这样的平民澡堂。装修简单,热水管够。遗憾就是休息区变成了修脚房,大多数客人只是脱衣下水,出水穿衣,少了几分老街浴室里的喧嚣与热闹。
大池泡澡,入池的先后次序是先脚,后胫,继而股,随之尻,待臀坐定5分钟,让身体适应了水温之后,才让腰、胸缓缓沉潜,如同婴儿蜷伏在母亲的子宫。此时的水温由皮至肉,再逐渐渗透入骨,整个身心就此酥软、融化,头脑精神也如氤氲的水雾一般,微醺莫辨,仿佛回到了天地混沌前的“广莫之野,无何有之乡”。
大体来说,大池的水一天换一次。入夜之后,水已泛浑。而恰是这池忘川之水、孟婆之汤,直让人彷徨乎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羁;逍遥乎游心于形骸之外,屏却昨日之所求,不念明日将何往。穷冬大雪,相与忘形……
待得泡完澡出来,已是深夜。身上的余温尚未散去,街边买几粒桔子,借着汁水的清凉,终而回到老街漠然沧桑的现实之境。
-
2024购书账目及年底的一些零碎话
年底饭局,许多人都在惋叹2024年的时光飞梭,吾亦和焉,酒后醒来,稍一琢磨,或者还是因为这一年,什么收获都未能或有,甚而什么希望亦不敢轻许,心中慌张,又无处着力,故此嗟怨白驹之过隙,忧怼老天之无为,怎么就不能拨慢钟点,让吾等众生可以缓些气力,从容布置呢?
-
当“现代(旧)诗圈的顶级诗者”半夜来敲门
实话说,有那么几分钟,我成功被他激怒了,感觉像是三鼓刚刚敲过,将睡未睡时分,忽然来了一位拖着长辫、顶着红帽的老先生,不但疯狂砸门,且还声嘶力竭地喊着——“小子!你可知道回字有几种写法?”
-
七绝丨秋咏·墙花瘦怯霜初浥
本来想写的题目是《秋别》,苦心研磨,髭须拈断,未得。姑且凝情立望,怅然坐叹,得此《秋咏》。
-
七绝丨秋夜·冷月被霜寒磬起
近来读书不够勤奋,写诗的意趣随之了了。杭州的夏天,热且闷,直到桂花开罢,溽气被几场台风吹散,方才得以安顿心神。于是,可以写诗……
-
七绝丨秋望·远树平芜侵古道
余之陋室,危而高,北面钱塘大江、玉皇山岱。再那边,旧宋都城所在。闲愁时起,举目穷望,臆想八百年前的玉京繁华,聊以自遣如是。
-
汉诗之余响恐怕还是在东洋日本,谁赞成,谁反对?
我们也可以这样说,晚清民国之后,中国古典文学的余晖拂照过了神州大地,其余响在东洋日本亦曾依稀可闻,只是现在,无论是东洋、西洋、北洋、还是南洋,吾国古典文学之文脉皆是幽微一线尔,在此意义上,叶嘉莹先生的功劳简直抵得上数十个书斋里的钱钟书先生。
-
Dying in the Sun,琼瑶走了,带走了她的那片云彩
她坦然地走来,又坦然地离去,挥了挥手,带走了她自己的那片云彩!
-
由蒋寅批评叶嘉莹的文章两篇,谈到底该如何进行文学批评
叶师的书,我基本上都购齐,也认真读过泰半,能领悟到多少古诗词的妙境倒在其次,叶师由古诗词描绘出的古之贤人君子的众多情趣意态,更是让我慕之念之。目下,公共性诗歌之衰颓已然肉眼可见,但不佞却以为,或者可以因此,让诗歌回归到她的伊始之地——那个兴致所来,歌而诗之,舞而蹈之的上古时代,这也是说不定的事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