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千年,乙未秋季径山禅茶会

一宁文丛    散文随笔    一念千年,乙未秋季径山禅茶会

 

>>>>

作者:一宁

 

到得山上,离茶会尚早,一时兴起,撇开晚斋,独自往后山走。

 

径山寺的后山,虽无成荫之林,而杂槐野柏自有它的空灵妙处。蔓草之上,如指甲大小的野菊抟成一簇,清清爽爽的黄浸透在山色之中,加之钟磬余音,袅袅徐来,直让人不思归处。

 

行到放生池边,一群飞鸟突兀地掠起,吓了我一跳,但转念一想,应该是我打扰了他们的归巢了吧。

 

踏着轻轻的晚霞,心情爽朗自在,感慨天地造化,夫大块载我以形,当需借此难得一念千年的禅茶,彻涤污秽,伏席于径山之下。

 

约傍晚7点许,踱到禅堂。陆陆续续穿着黄裳的僧人正在往里走,正在准备茶礼的日本僧人,递给我一块甜食,羊羹,柔粘甜腻,恐怕真是必须要中和苦苦的抹茶才能对我这样的俗人。

 

在日本第一本茶书《吃茶养生记》里,荣西禅师如此写到,心脏喜苦味,而苦味不常有,故茶是最适合的养生品。也因为苦,能让僧人打坐时去乏解闷,其后衍生出来的茶礼清规,更是让禅宗寺院威仪万千,源头活水涓涓不绝。

 

灵隐寺方丈光泉大和尚在茶会前开示,他对禅茶特别做了说明,何为禅茶?应该具备三个要素:蕴含着禅意,让人们能够清心,立意上要有所追求;喝茶的环境,最佳还是寺庙里面;是谁在泡,茶人应该对禅有所体验,用心去泡;喝茶的人,能否心有所悟。


接着,径山寺方丈戒兴大和尚致辞,诸山长老,并诸位高僧大德,吉祥。既然为佛子,当为佛事。禅茶和修行息息相关,并非俗物。此次茶会,万缘放下,我们且用禅的心来吃一杯茶。

 

日本东福寺龟山琢道总长携四位僧人在禅茶会的开始表演了传承700多年的寺头茶礼。

 

龟山琢道长老非常详细介绍了东福寺寺头茶礼的源流和具体步骤及其含义。寺头茶礼被认为是日本茶道的原型。而寺头茶礼,溯源乃是来自日本临济宗的祖庭——径山寺。

 

整个茶会用时约三刻钟左右。

 

茶会中,还有尺八的演奏。尺八,隋唐时期中国吴地的传统乐器,其状若笛,乐声不如笛声的悠扬清脆,如果将笛声比喻做鸟鸣,尺八便是松涛。朗朗清音,庄严古拙。

 

径山寺的法脉乃是禅宗的临济,宗风刚烈,僧人宣读茶榜前,击茶鼓。禅林的三千威仪,由那嗵嗵嗵嗵的茶鼓声,绵延致径山整座山峰,一泻千里。忽然想起了径山寺高僧的那首偈子,好将红炉一点雪,散作人间照夜灯。

径山寺的法脉乃是禅宗的临济,宗风刚烈,僧人宣读茶榜前,击茶鼓。禅林的三千威仪,由那嗵嗵嗵嗵的茶鼓声,绵延致径山整座山峰,一泻千里。忽然想起了径山寺高僧的那首偈子,好将红炉一点雪,散作人间照夜灯。